全国股票配资平台
股票配资的优势 两天跌超15%!宏利“顶流”离任余波未平
来源:@华夏时报微博股票配资的优势

华夏时报记者 邱利 王兆寰 北京报道
“顶流”离任,余波未平。近期,宏利基金(原泰达宏利基金)王鹏卸任全部在管基金,其管理规模曾撑起公司权益投资的“半壁江山”,但在他离任之后,宏利转型机遇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15%,引发基民热议。
一时间,继任者投研及风控能力备受质疑,不少基民在互动平台要求更换基金经理。权益“顶流”出走,谁来填补王鹏的位置、支撑权益团队业绩,成了宏利基金面临的问题。
权益“名将”清仓式卸任
春节前夕,宏利基金发布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。公告显示,王鹏因工作安排离任6只产品(按AC份额合并计算)的基金经理职务,涉及宏利新兴景气龙头、宏利转型机遇、宏利成长、宏利景气领航两年持有、宏利高研发创新6个月、宏利景气智选18个月持有,离任日期为1月23日。
批量卸任过后,王鹏旗下已无在管公募产品。此前曾有传闻称,王鹏下一站或将“奔私”。Wind数据显示,王鹏2015年加入宏利基金,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,基金管理规模最高时达135.12亿元,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管理规模约为89.16亿元,占公司权益基金总规模的五成左右,几乎撑起了宏利基金权益投资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业绩方面,在刚过去的2024年,王鹏凭借重仓人工智能等板块,旗下宏利景气智选18个月持有、宏利景气领航两年持有、宏利新兴景气龙头等基金净值涨幅超40%,跻身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前二十名。
“顶流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,无疑会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产生一定影响。”北京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直言,基金公司可能会面临管理上的挑战,需要重新分配资产以适应新的团队。同时,投资者也可能对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和团队稳定性产生疑虑。
继任者风控能力被质疑
一直以来,被基民广泛接受的投资名言是“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”。而随着王鹏“清仓式”卸任,基金产品的接管人选备受关注。
公告显示,本次卸任的6只基金,交由孟杰、李坤元、魏成、孙硕、张岩、庄腾飞等6位基金经理管理。其中,规模最大的宏利转型机遇由孟杰接管,孟杰旗下基金产品数量也达到了7只,形成基金经理“一拖七”的局面,管理规模升至66.20亿元,代替王鹏成为公司权益类产品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。
公开资料显示,孟杰是宏利基金旗下资历丰富的“老将”,投资经理年限达4.44年,他于2015年加入宏利基金,现任研究部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)兼基金经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宏利转型机遇被孟杰接管之后,短期内业绩大跌,继任者投研及风控能力备受质疑,不少基民在互动平台要求更换基金经理。
从单日表现看,1月27日和2月5日,即龙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和蛇年第一个交易日,宏利转型机遇A净值分别下跌6.00%和10.07%,两天回撤15.47%,回撤幅度在全市场权益基金中位列第一。
2月10日至12日,尽管该基金净值分别上涨0.43%、1.71%和1.95%,但距离净值修复仍有较大空间。
为进一步了解情况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2月12日联系了宏利基金,并发送采访函,但截至发稿,未收到具体回复。
从投资绩效来看,孟杰近三年来表现差强人意。据Wind投资经理指数(公募偏股)显示,截至2025年2月12日,孟杰年内任职回报率为-3.05%,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,近一年、近两年和近三年任职回报率分别为8.48%、-16.51%和-8.46%。
权益业绩“冰火两重天”
2023年4月20日,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,公司名称变更为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。公开资料显示,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,是国内首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,目前已转型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。
然而,这家外资公募并无太多优势,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,宏利基金旗下共有65只公募产品,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797.15亿元,在全市场排第70位,其中权益类产品(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)规模仅有187.79亿元,占比约20%。
业绩方面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。具体来看,截至2月12日,宏利基金旗下8只股票型基金(AC类份额合并计算),有2只年内收益率为负,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A亏损最大,跌幅为5.33%。
再看混合型产品,宏利基金旗下有30只,今年以来回报率最高的产品收益为14.03%,回报率最低为-2.28%。其中约八分之一沦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“迷你基”,包括宏利消费行业量化精选、宏利半导体产业、宏利领先中小盘等。
“权益类基金更能体现一家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。”资深金融业人士、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基金公司弥补权益短板,需要从多方面入手。首先,加强投研团队建设,培养具备深厚研究功底和良好投资业绩的基金经理。其次,优化产品结构,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定位,合理布局权益类产品线,丰富产品类型。此外,还需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,确保权益类产品在追求收益的同时,能够有效控制风险。
责任编辑:麻晓超 主编:夏申茶股票配资的优势
